乐鱼app记者:公司2023年人才工作会详细部署了下阶段人才工作,意义重大。公司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节点召开专门的人才工作会议?
答:此次召开的人才工作会有其特殊的原因和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以及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要求,另一方面是“十四五”公司发布了“东方风起”计划,科技创新“跃迁行动”,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现有的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现状还不能很好地支撑公司事业发展需要,亟需调整和优化人才工作体制和人才政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结合自己的人才目录全景图,对公司人才现状进行了系统盘点,明确了人才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提出了《东方风起“156”人才行动计划》。同时,我们也提出了“公司的业务战略布局到哪儿,人才规划相应要布局、落实到哪儿”的想法,围绕公司人才总量结构、人才体制机制变革、重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一些可量化的指标。
记者:公司2023年人才工作会发布了《东方风起“156”人才行动计划》,确定了下阶段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具体是什么?
答:“156”人才行动计划即:达成一个目标、深化五个机制、强化六支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在“十四五”期间,计划引进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其中双一流高校占比超过50%,硕、博比例超过30%;
四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构建英才竞跃的活力氛围,对研发类单位以及“科改示范企业”的重点研发项目,给予工资总额单列支持,每年可支持金额1-3亿元;
一是坚持事业为上,突出能力建设,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1270”干部梯队;
二是强化高端引领,围绕“五化”转型,加强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十百千”科技人才梯队;
五是助力数字转型,重塑业务流程,加强增值型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培养800余名数字化骨干人才;
六是打破专业边界,做好交叉培养,加强商企、项目管理、党务等领域跨界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要优化我们的人才结构,着力强化高端引领,比如人才队伍中,博士的占比、行业领军人才比例的提升,培养东风公司自己的“院士”。
要强化更加精准、更加有力度、更加人性化的精神、乐鱼app物质激励。乐鱼app比如,会上颁发的“孟少农贡献奖”,奖励为公司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为公司事业转型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更加突出转型形势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如更加了解客户的商品企划人才,更加了解各个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人才,能够有效支撑各个项目开发的项目管理人才等等。
第四,也是亮点最大的,我们正从人力资源的视角,向服务业务、服务战略视角转移,也就是我们提出的“公司的业务战略布局到哪,人才规划相应要落实、布局到哪”。以往公司的人才一级库只有专业技术和技能,我们将不断完善一级人才库的类别,其中管理类人才就是一个创新和突破。
记者:人力资源部有哪些举措来助力各单位落实好《东方风起“156”人才行动计划》?
答:这是我们近期正在思考的一个课题,因为这项计划提出来以后,涵盖了50条重点举措,涉及公司所有的事业单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对我们整个人才工作的挑战也比较大,我们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推进。
首先,从组织保障上,乐鱼app我们要持续牵头抓总,对目标任务做好分解、乐鱼app跟踪。与各单位充分沟通、打合,明确重点举措的目标、计划、分工、责任人等;做好政策宣讲,对各单位就“156”人才行动计划的50项具体举措等进行上门服务,带政策上门,带目标任务上门,带方法工具上门;制定详细的落实检核机制,通过组织部门月度盘点专项汇报、人事系统双月通报、年度效果检核等方式推动落地。
其次,在集团牵头抓总的基础上,各个事业单元要协同推进,我们要结合各个事业单元的特点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比如海外营销人才的培养,我们要跟东风进出口公司紧密配合,与其非常丰富的海外一线经验结合起来,让其承担起国际化营销人才培养这部分的内容。比如发挥公司人力资源“三支柱”(专家中心、人力资源业务伙伴、乐鱼app共享服务中心)力量,为各单位高层次引才搭建平台。总体来说,就是要横向协同与纵向打通,结合各事业单位的优势和特长,形成合力。
第三,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选树典型,推广成果。在落实50项举措的过程中,注重各领域优秀案例发掘,如人才培养、强化激励等,并在人事系统内开展推优表彰;设立“156季度专刊”,将突出单位、典型任务、优秀做法进行传播、推广。
答:在推动公司新能源转型、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快转变人才观念,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努力朝着建设技术高地、人才高地的目标大步前进。 重点做好“六个坚持”:
坚持内外结合,精心“选”,开放“引”,做好内生人才和外引人才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坚持远近结合,大胆“用”,前瞻“育”,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筑好人才“蓄水池”;
坚持专通结合,精深“钻”,跨界“融”,根据人才特质和事业需要,做到宜专则专、宜通则通;
坚持新老结合,主动“变”,持续“转”,巩固传统领域,为传统人才转型赋能;
坚持放管结合,倾力“给”,先行“试”,实施“统分结合、上下联动,高效协调、整体推进”的人才规划体系;
坚持知行结合,敢于“想”,务实“闯”,向老一辈东风建设者学习,将马灯精神、孟少农精神融入东风科技转型的具体实践中。
记者:从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来看,您认为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和体会?
答:首先,人才不可能自然而然就产生,需要通过公司搭建平台去锤炼,给予项目去历练,得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来畅通人才的发展通道,让人才得到成长。
第二,面对行业“五化”领域人才短缺的局面,我们更加强调一种“引育并举”的观念,一方面关注行业领军人才,另一方面,推动内部人才向“五化”转型;我们开设了“五化”人才定制培训班,比如“东风科创学堂”。
第三,我们要更加关注核心领域、关键领域、卡脖子领域人才的培养,目前市场竞争虽然主要体现为产品和营销策略的竞争,但归根结底还是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的竞争。
人大代表王建清:肩负新使命 带去新建议 拥有新体会公司人武部召开2023年人武系统工作会